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大型跨国企业加大在张江的布局 外资研发中心加快融入上海创新体系

  去年12月,强生公司宣布,将北美以外第一个“JLABS”全球生物医药孵化器落户张江。截至2017年底,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426家,其中,40家为全球研发中心,17家为亚太区研发中心;20家外资研发中心的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吸收中方研发人员总数超过4万人,硕士以上学历占52%。在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以占内地总数四分之一的规模,居全国首位。

  其中,张江“磁力”效应显著,特别是在生物制药领域。截至目前,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已有8家在张江建立了研发中心,而不少大型跨国企业都加大了在张江的布局。

  与初到中国时的功能不同,如今在张江的外资研发中心,在整个跨国公司的科研创新体系中,担当的不再是配角,做的工作也不再是产品技术的应用和本地化那么简单,其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新兴市场的独特需求,同时也走向了欧美发达国家。

  在上海的“创新大潮”里,跨国公司正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去年10月出台,针对跨国公司近年来呈现开放式创新的新趋势,首次在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外资企业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

  在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张江,有130多家跨国公司,大型的如GE、诺华、阿斯利康、辉瑞、陶氏化学、博世,小型的不胜枚举,“创新之力”的跨国资源整合早已悄然“开花结果”,不少国际孵化器纷纷走上了联合孵化的路子。在位于张江中区的国际创新港内,包括微软、阿里、英特尔、中俄联合孵化器等孵化空间相继进驻。它们借助创业企业与跨国企业资源对接和有机联动,让创业企业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

  统计显示,到去年12月,入驻张江跨国孵化平台内的服务项目已超过180个,覆盖了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机器人等诸多前沿领域。

  2016年,微软在浦东设立的首个云及移动类孵化器启用,在这里,跨国公司的“共享”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今年1月,功夫国际孵化器已迎来了第二期团队成果展示。自2016年10月8日试运营以来,该孵化器已引进35家创新领域的创业企业入驻,累积获得4.42亿元投资,总估值约44.5亿元。

  “在张江‘1+N’国际孵化战略的背景下,借助微软全球大平台资源整合的巨大优势,我们希望积极寻找对中国市场充满兴趣并且希望走进中国市场,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有着创新性思维的、来自全球的创业企业入驻。”功夫国际孵化器联合创始人许丽亚介绍说。

  据悉,目前张江正在极力打造5大众创集聚区,分别是张江国际创新港、张江传奇创业广场、长泰众创集聚区等。

  共同打造以上海为中心的创新枢纽

  去年12月,强生创新宣布,与上海市政府、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张江集团携手建立全新强生创新中国JLABS@上海。目前,该创新项目选址于张江高科技园区,总建筑面积4400余平方米,预计于2019年第二季度正式运营。

  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认为,中国尤其是上海已成为全球医疗健康创新热点地区, “‘JLABS@上海’将与亚太创新中心、西安杨森上海研发实验室、新兴市场创新中心以及隶属于强生中国的其他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以上海为中心的创新枢纽。”孟启明说。

  “JLABS@上海”是强生北美之外的首个JLABS,投入运营后将涵盖制药、医疗设备、消费品和数字医疗等医疗保健行业全领域的创新研发,根据预测能容纳近50家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实体。

  去年11月底,由亿贝软件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Bay中国”)与上海张江火炬创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eBay·张江火炬大数据创新中心”也正式揭牌。eBay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田卫介绍,大数据创新中心将无偿分享eBay数十年来在大数据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用户行为数据等。此外,大数据创新中心还将搭建一个全球技术和业务合作平台。“这意味着,科学城将与美国硅谷直通。”田卫表示。

  业界认为,外资研发中心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推动了全社会的创新转型。反过来,全社会的创新转型氛围能为外资研发中心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如今,罗氏制药与协和医院、华山医院合作,联合培养了9名博士后;GE中国研发中心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巴斯夫投入1亿元成立中德研究发展基金,与上海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国际化合作研发网络……外资融入上海科创的氛围日渐浓厚。

  据透露,市商务委正在会同市财政局加快修订《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以落实对全球研发中心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的财政资助;市知识产权局正会同市财政局对《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进行修订,将“16条”中有关对外资研发中心知识产权落地的财政支持政策纳入;此外,浦东也正在陆续制定、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政策,通过政策制度的供给,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外资研发中心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有力支撑。